首页

品丝论足莉莉娅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8 19:57:33 作者:“2025年上海的统战故事”分享会在上海社院举行 浏览量:99585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李姝徵)全球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渐明,新赛道正孕育着新机遇。

  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港集团、中国船级社、全球甲醇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

  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如何抢占国际航运绿色转型风口?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方表示,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绿色航运价值链,包括新的基础设施、相关监管标准,以及协调整个行业绿色转型的意愿等。

在3月1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促进大会上,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港集团、中国船级社、全球甲醇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供图

  当日成立的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旨在加快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甲醇、氨等绿色新能源标准制订和技术研发,为上海港提升绿色新能源加注服务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碳管理团队。

  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作为开放的平台和合作机制,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和港口企业、绿色新能源生产制备企业、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企业、碳足迹监测和碳交易机构、产业基金等共同组成,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建设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是中国官方赋予临港新片区的重要制度创新任务。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当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促进大会上指出,临港新片区将突出国际化导向,营造更加开放创新的发展环境,重点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将突出数字化赋能,更大力度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模式,积极参与国家航运贸易数字化应用试点,深化区块链技术在航运贸易领域的应用,赋能航运业转型升级;将突出绿色化引领,出台支持绿色航运发展的专项政策,大力支持绿色航运产业联盟的发展,加快推动绿色甲醇、氨等新能源在航运业的应用,加快构建绿色航运全产业链。

  当日会上,国电投未来能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两个绿色新能源生产制备项目签约落户临港。

  据此间官方表示,国电投未来能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将助力航运、航空、化工、冶金等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为绿色新能源生产制备,绿色甲醇生产制备项目总体规划100万吨,首批三个项目的产能规划25万吨,将为上海港开展绿色甲醇加注业务提供能源保障。(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甬舟铁路建设一线: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掘进不停歇

“与全国其他类似平台比,统一市场具有货源齐、信息全、服务优、应用广四大特点。”邓建华表示,后续,统一市场还将逐步扩建矿产资源、园林草、碳汇、地理信息数据市场等模块,进一步打造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载体,全面构建以地招商、以商找地新模式,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高质量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完)

第五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广州召开

这部词典的编纂前后历经10年。编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词条在2016年收入《全球华语大词典》;第二阶段则于2019年开始,编写组在《全球华语大词典》的经验基础上,吸收了“全球华语”的理念以及近期马来西亚华语词汇研究的成果,力图将马来西亚华语与普通话及其他华语圈联系起来,为全球华语词汇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材料。

王思聪妈妈帮还债

如何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扬州在开展“亲清政商直通车”行动中提出,助力建立惠企政策统一发布机制,让企业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组织举办政企互动会,由民营企业家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聚焦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面对面精准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发挥工商联桥梁和纽带作用,举办“亲商会”“早茶会”“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品牌活动,建立健全政企结对交友、导师制培养、重点企业服务专员等制度,畅通政企沟通协商渠道。

福建创新打造“艺”游线路产品:“跟着戏曲游福建”

制片人何琇琼表示,此次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琼瑶文学作品回顾展”是全球华人地区的首展,透过这样一个展览,可以全面了解琼瑶作品从文字到影像到歌曲的不同变化与相同价值,以及琼瑶近期作品与生活近况。

沪剧《陈毅在上海》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衡水9月6日电 (王鹏 杨容华 张一帆)6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京津冀鲁检察公益诉讼联动工作交流会议”在河北省衡水市召开,来自京津冀鲁四省市九地检察机关齐聚于此,共商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服务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大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